崔景與常茹,崔好與沈陌的親事隻隔了十日。
常茹先嫁了進來,做了崔家二房長媳,成親當日,燕行川、崔姒二人帶著孩子也回到了崔家吃酒席。
有司儀宣讀了聖旨,給予了他們夫妻二人豐厚的新婚賀禮,她誥命夫人的誥命文書也一同送了過來,從三品將軍家的嫡女一躍成為了仁國公夫人。
沈陌與崔好成親的時候,也是同樣對待。
一時之間,崔氏一族風頭無兩。
沈陌與崔好也就罷了,他們就是夫妻二人,那二位的恩寵再多,也如此,但崔氏族人眾多,家大業大,風光無限的同時,也是烈火烹油。
被捧得很高,但若是他們飄飄然,將來要是摔下來了,必然會摔得很慘。
崔景的封號為『仁』字,是恩賞,也是提醒,更是警告。
若是崔家人忘了本心,因為崔姒的緣故,隻要不是太過分了,燕行川能容忍崔家,燕雲渡能容忍崔家,那之後呢?
之後恐怕不會有什麼好將來。
就算是崔家手裡握著昔日崔姒從燕行川那裡得來『允許崔氏一族退守羨陽城』的諾言,但那隻是最後保命的退路,並且崔家不能謀反,若是害了人的子弟也要被清算。
而且那樣,崔景以及崔氏子弟多年來的努力,也全數化為灰燼,打回原形了。
所幸,許老太太、崔景都是明白事理之人,崔景更是圓滑,走一步看三步,可見隻要崔景在,再將他的兒孫教好,崔家能立在這權勢富貴之巔百年。
常茹是典型端莊溫柔,賢惠能乾,又聰明的女子,嫁過來之後,將家裡家外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條不說,上還照顧好許老太太,下還時常關心崔姒、崔好、崔易這些弟弟妹妹。
便是羨陽老宅那邊的長輩,逢年過節或是生辰,人不到場,也會命人送上一份禮,送上一封問安的信件。
崔二爺直稱崔景娶了一個好娘子,便是宋柔也挑不出她錯來。
不過宋柔貪心,瞧著她似乎好說話,趁著她懷孕,便帶著崔姞到了帝城仁國公府,美其名曰兒媳懷孕了,她前來幫忙打理家裡。
不過她話才剛剛出口,還不用等常茹說話,許老太太就一拐杖將她打回去,讓她滾回羨陽城去。
崔氏一族在帝城的家底,那都是崔景帶著崔氏子弟打拚出來的,宋柔若是崔景親生母親也就罷了,一個繼室,也想跑來當繼子家的主。
崔景和常茹不能當麵說難聽的話,可許老太太卻不怕,當即對著她就是一陣修理:「別說我沒死,就算是我死了,這仁國公府也輪不到你做主!」
「你但凡是要臉,那就回羨陽城去,守著老二你一畝三分地,他能給你和孩子多少都是你的,別的不是你的,你想都不要想。」
「你要是再敢耍這些小心眼,等你兒子大了,該是他的東西,我就讓三郎一樣一樣地搶過來,讓他一無所有,出門要飯!」
宋柔與崔二爺之間的『恩愛』,湮滅在了人生的恩恩怨怨以及利益得失之中,從最開始的吵鬧到歇斯底裡,最後一片死寂。
崔二爺現在幾乎吃足都在書院,沒事已經不回家。
他一生沒有什麼大作為,也沒有特別好的腦子,隻是遵照他這一房的責任,守好書院,守好崔氏一族最後的名望,以及最後的退路。
他的一生談不上不好,但遺憾也不少,因為與繼室的『真愛論』,原配所生的三個兒女對他都心有隔閡,麵上恭敬實則疏離,沒有多少感情。
等他年紀大了,想要彌補,且早就晚了,兒女早就各自成家,都呆在千裡迢迢的帝城,與他幾年未必能見上一麵。
他知道三個孩子的心結,妻子走了,他要續娶,三個孩子也沒有多大意見,但他再娶就再娶,還說什麼與繼室才是真愛,可若是與繼室是真愛,那孩子的母親,他的原配顏氏都被他置於何地?
顏氏嫁給他多年,打理家裡家外,為他生了三個孩子,孝順長輩,照顧孩子,這一生辛勞苦勞全都有,他張口和別人是真愛,簡直是將顏氏的臉麵往地上踩。
不過他當時確實喜歡宋柔,也為了這段老夫少妻的感情沖昏了頭腦,不管不顧,之後冷靜下來,發現錯處的時候,也回不了頭了。
他不可能否認自己曾說過的話,他否認,宋柔估計就要鬧起來——她嫁給他是為了愛卿。
沒辦法,隻能硬著頭皮往下走。
最後這種什麼因得什麼果,也是他的應當的。
許老太太教訓了宋柔一頓之後,便命人給她收拾東西,將她送回羨陽城去。
常茹得了老太太的庇護,心中自然是感激感動,之後對許老太太更加用心孝順。
長輩慈愛,晚輩孝順,家庭和諧,又有新生命即將要到來,崔景很長一段時間走路都帶風。
次年四月,常茹生下了二人的長子,崔景為他取名為『瀾』,為他取字為『觀山』,有山有水,心懷天地寬廣,也看得清這人間,不會被眼前的繁華遮眼。
同年八月,崔好也生了。
這一對小夫妻倆人生路倒是沒什麼變化,孩子還是上一世的那個,是個女娃娃,沈陌打擾了燕行川許久,讓他幫孩子取名。
燕行川被他煩得沒辦法,思來想去的,便給了他一個。
——雲翎。
要知道當時儲君名雲渡,是燕行川親自取的,如今又給這個孩子取名為雲翎,可見恩寵。
沈陌感動得恨不得立刻給倆孩子定一個娃娃親。
但崔姒拒絕了,表示她與崔好雖然堂姐妹,但血脈還是太近了,若是兩個孩子做夫妻,將來生出來的孩子可能會有問題。
沈陌和崔好對崔姒的話都很信服,聞言隻能遺憾作罷。
崔姒見他們遺憾的樣子,笑了起來:
「孩子還小呢,姻緣的事情我們就不操心了。」
「等他們長大了,自然會遇見人生中的那個人,等到了那個時候,我們祝福成全就好了。」
......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