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親很少提及祖父的往事,家裡僅存的幾樣舊物,也似乎蒙著一層說不清的陰影。
此刻,在這千裡之外的京城,從這些顯然身份不凡的老人口中再次聽到這個名字,並伴隨著「金石考據」、「西南聯大」、「最有靈氣」這樣的評價,秦瑤瑤的心湖仿佛被投入了一顆石子,漾開層層漣漪。
一個她從未想過的可能性浮上心頭:難道祖父並非她認知中那個潦倒普通的舊式文人,而是在某個領域曾有過建樹、甚至頗有名氣的人物?這突如其來的信息,讓她有些怔忡。
「瑤瑤?怎麼了?菜不合胃口?」盧夫人關切地問。
秦瑤瑤猛地回神,壓下心頭的波瀾,展顏一笑:「沒有,很好吃。隻是突然想到醫院的一個病例,走神了。」她迅速將這點意外的身世漣漪深藏心底。眼下,醫院改革和快餐生意才是重心,這些陳年舊事,虛實難辨,且與她現在的生活似乎並無直接關聯。
她重新將注意力拉回到眼前的美食與盧遠征夫婦的談笑風生中,將那點疑惑暫時封存。
從京城返回的秦瑤瑤,仿佛經歷了一次淬煉,眼神更加堅定,舉止愈發從容。她帶回來的不僅是解決問題的方案,更是一種開闊的視野和強大的自信。她向院長做了詳細匯報,並提交了經過完善的、融入京城經驗的「差異化激勵與職業發展捆綁」改革深化方案,同時提議籌辦一次全院範圍的、公開透明的改革階段性成果展示會。院長閱後大為贊賞,全力支持。
展示會當天,能容納數百人的醫院大禮堂座無虛席。秦瑤瑤作為核心匯報人,身著一套剪裁得體的淺灰色職業套裝,勾勒出她如今勻稱挺拔的身姿。長期的飲食控製和規律鍛煉,加上工作的磨礪,讓她徹底褪去了曾經的圓潤,呈現出一種健康而乾練的美。肌膚細膩,眉眼清晰,站在燈光下,自信從容,氣場十足。
她無需講稿,麵對台下眾多或期待、或審視、或不服的目光,侃侃而談。從改革啟動的背景、到具體措施的落地、再到詳實的數據對比(門診量、平均住院日、患者滿意度、醫護人員工作效率與收入變化等),條分縷析,邏輯嚴密。她不僅展示成績,也不回避問題,坦誠分享了在推進過程中遇到的阻力以及京城的經驗借鑒,並對未來改革的深化方向做出了清晰規劃。
她的匯報,有數據支撐,有案例佐證,有理論高度,也有實踐溫度。台下,許多原本持觀望甚至抵觸態度的老專家,神色從最初的漫不經心,逐漸變得專注,進而流露出驚訝、沉思,最終化為認可與贊嘆。他們不得不承認,這個年輕的女人,憑借其真才實學和卓有成效的工作,已然贏得了屬於自己的話語權和尊重。
尹長淵坐在禮堂最後排不顯眼的角落,目光始終牢牢鎖在台上那個揮灑自如、光芒四射的身影上。他的瑤瑤,像一顆經過精心打磨的寶石,終於綻放出屬於她自己的璀璨光華。冷峻的唇角,抑製不住地微微上揚,那深邃的眼眸中,盛滿了難以言喻的驕傲與柔情。
然而,木秀於林,風必摧之。秦瑤瑤越是出色,暗處的嫉妒便越是滋長。展示會的成功並未讓所有雜音消失,反而催生了一股新的、更加陰險的流言蜚語,這次聚焦於她脫胎換骨般的外形變化和頻繁的京城之行。
「嘖,沒看出來,秦醫生瘦下來這麼標致,跟以前判若兩人啊……」
「標致?誰知道這瘦是怎麼來的?聽說她沒少往中醫科跑,弄些個偏方秘藥,是藥三分毒哦……」
「何止啊,你們沒注意她最近往京城跑得勤?那位盧科長對她可是關照有加,每次都是親自接待,這裡麵……嗬嗬……」
這些充滿惡意的揣測和含沙射影,如同陰暗角落裡的黴菌,悄悄在家屬院和醫院部分角落滋生蔓延,最終還是不可避免地傳到了秦瑤瑤耳中。
初聞之時,一股怒火直沖頭頂,她氣得手指微微發抖。她付出多少努力,承受多大壓力,才換來今天的成績和改變,卻被如此輕描淡寫地汙名化!但很快,她強迫自己冷靜下來,嘴角扯出一抹冰冷的弧度。與這些見不得光的東西糾纏,隻會拉低自己的層次。
她本打算置之不理,堅信清者自清。但沈麗春和吳桂芝得知後,卻氣得不行,主動站出來為她辟謠。沈麗春利用她教師身份的公信力,在家屬院的婦女聊天中,有意無意地提及秦瑤瑤工作如何拚命,經常深夜還在研究病例、撰寫方案,瘦了是勞累所致,是敬業的表現;吳桂芝則發揮她消息靈通、性格潑辣的優勢,逢人便宣傳秦瑤瑤的自律:如何堅持健康飲食,如何每天清晨和傍晚雷打不動地散步鍛煉,把她的減肥成果歸功於強大的毅力和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更重要的是尹長淵的態度。在一次幾位團長家屬的聚會上,有人不陰不陽地提起「現在有些年輕女同誌,為了往上爬,真是不擇手段」之類的話,眼神似有若無地瞟向正在和沈麗春說話的秦瑤瑤。
尹長淵原本沉默地坐在一旁,聞言,目光倏地掃向說話之人,眼神銳利如鷹隼,帶著久居上位的威壓和冰冷的寒意,直看得對方頭皮發麻,訕訕地低下頭去。整個客廳瞬間安靜下來。
他這才緩緩開口,聲音不高,卻字字清晰,敲在每個人心上:「我妻子秦瑤瑤的能力、品行和努力,我比任何人都清楚。她取得的每一項成績,都堂堂正正,經得起任何檢驗。」他頓了頓,目光掃過全場,帶著不容置疑的警告,「我不希望再聽到任何關於她的無稽之談。否則,」他沒有說下去,但那未盡之語中的分量,讓在場所有人都心中一凜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