彈幕——
「唉,果然啊,古往今來的史書,都是說著那四個字:爭當皇帝!」
「就算是強如中祖也是無法製止住他的兒子們爭奪皇位。」
「這些皇子若是生在平凡家庭,說不定會十分的友愛,就像朱棣的三個兒子一樣,朱棣沒當皇帝前他們三也非常友愛。」
「沒辦法,生在帝王家便是如此,其實中祖的這些皇子換做在其他朝代,都是可以當一個合格的守成之君的,但中祖是誰,這些人,幾乎沒一個讓中祖能夠滿意。」
……
現世·大明——
工部又有了重大突破,可持續的電流被工部的人製造了出來。
華夏先民一開始便對「電」有概念,比如《說文解字》裡,便描述「電,陰陽激耀也。從雨,電聲。」
又比如《易經·說卦》:「震為雷」;《淮南子》:「陰陽激,雷電作」。
如果籠統的說,華夏先民認為雷便是電,認為這是一種自然現象,並將其神化。
朱祁鑠和工部的工匠闡述了「電」可以被利用這個概念後,在陶成道和馬頓的帶領下,兩人領導著工部日日夜夜地研究「電」。
工部辛勤攻克,在天幕彈幕的一些關鍵信息的幫助下,發明了原始的電池,這個電池可以儲存電流。
陶成道和馬頓二人也在這個過程中創新性發現了電磁學原理,並且發明了電報。
電報可以做到遠距離即時傳訊,不過現在還處於初步階段,工部試驗了後,發現隻能傳輸兩公裡左右,但即使這樣,也能夠讓所有人振奮了。
隻是朱祁鑠不滿足於此,他最希望的電燈竟然還沒製造出來。
不過,按照工部現在的進度,這些都不過是時間問題了。
朱祁鑠批閱完奏折後,向小李子喊道:
「把六部的主事官喊來。」
既然電燈和電報的研究已經走上了正軌,朱祁鑠自然要提前規劃好大明未來的發展。
比如多鋪設一些鐵路,再比如整個京都每條街道上夜晚都鋪設路燈。
……
天幕——
【楚王朱見淵和禦史台的那些貓膩,中祖都知道,但中祖沒有阻止】
【中祖反而差人暗中去告訴太子朱見澤,讓太子朱見澤知道他的老師太子太傅史高遠要被楚王彈劾了】
【中祖其實就是想看看,太子麵對這樣的情況,會怎麼做?】
【根據當時中祖和鎮南王的對話來看,中祖是希望太子狠辣一點的】
謹慎殿。
朱祁鑠和沐璘在不慌不忙的對弈,難得悠閒起來。
沐璘心中那塊被壓著的「功高震主」的石頭,稍微緩了一些。
因為朱祁鑠親自和他說了,他在認真考慮燕王了,如果選擇了燕王,也便不需要打壓他這個鎮南王。
隻是……看陛下的樣子,還是有些放不下太子啊,沐璘看著心不在焉在下著棋的朱祁鑠。
沐璘下了一子,寬慰朱祁鑠:
「陛下,就不必多想了,咱們大明這麼大,如此繁榮了,後代再怎麼不爭氣,也是能夠守住這江山的吧。」
「唉!」朱祁鑠將手中的棋子一把放在桌上,有些心煩意亂。
「朕經歷過土木堡之變,一個王朝的覆滅,往往隻需要數月,太子……為什麼會這麼軟弱,子不類父啊。」
「大漢朝的皇帝天天念叨著[子不類父],原本朕還沒當皇帝的時候,還覺得他們是不是要求太苛刻了,現在也當了皇帝,朕便想的有些多了。」
「朕要想這繼位者能不能壓得住外戚,能不能壓得住文臣武將,會不會擺爛,一副英明神武的模樣又是不是為了繼承皇位裝給朕看的。」
沐璘似乎是很懂朱祁鑠的心思,點了點頭:
「還好臣的兒子隻需要繼承家產就行了,臣也沒想著讓他們去打生打死兒孫自有兒孫福啊。」
沐璘又想起了剛剛盧忠便派去傳話,問道:
「陛下,你將楚王的謀劃告訴太子了?」
朱祁鑠點點頭。
「就看太子會怎麼應對了,朕倒是希望他心狠手辣一些,現在證據確鑿了,朕倒是希望太子狠辣一些,直接在他的老師在未定罪前讓史高遠自縊,如此他太子宮這次才能安然無事。」
「難!」沐璘低沉著聲音:「太子太過於重情,所謂[慈不掌兵,義不掌財],儲君之位,更因如此,那史高遠是他的老師,求一求太子,太子說不定要會讓人將那被魚肉的百姓收買,以來作偽證。」
「那他這個太子便隻能在朝堂上被人圍攻了,朕也救不了他了。」朱祁鑠搖了搖頭,對太子表示失望。
「再看下去吧。」朱祁鑠嘆氣。
……
太子府。
「老師,你當真做了這樣的事?」
太子朱見澤難以置信,他的信仰有些崩塌,他很難想象他印象中一直溫文儒雅的老師,會霸占別人的家產。
「太子殿下,老師……臣也是被逼的。」史高遠苦澀道。
「臣那不成器的兒子與人對賭,輸了家產,還不告訴臣,利滾利下,臣無力償還,隻好出此下策,臣本以為萬無一失,沒想到被楚王知道了。」
「那你為何不告訴本宮?本宮可以將此事擺平!」朱見澤低聲咆哮,憤怒道。
史高遠這次沒有說話了,他當然不會告訴太子,他是怕因為此事,導致他在太子心目中的地位下降,所以便沒將此事告訴他。
而且被他霸占家產的那些商戶,在他眼中,不過賤民。
史高遠重重地跪到地上,磕頭,他知道這樣太子便會心軟:
「殿下,您得救我啊,臣,這麼多年跟著您,沒有功勞也有苦勞。」
「這事楚王一係要是做文章,陛下必殺我。」
朱見澤雖還是一臉怒氣,但也不像剛剛了,他半天沒有說話,看著年邁的老師,滿頭白發,滿臉皺紋的老師對著自己不斷地磕頭,淚如雨下,他有些心軟了:
「老師,您先起來吧。」
史高遠繼續磕頭:
「殿下,您答應救我了?」
朱見澤猶豫了許久,因為父皇身邊的人給他傳信了,要他多讀讀當年唐高宗是怎麼掌權的。
唐高宗……逼死了自己的親舅舅……
父皇……在你的眼中,儲君,便應該如此無情嗎?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