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一棍子下去,朱元璋目瞪口呆。
朱標目瞪口呆。
群臣目瞪口呆。
趁著朱元璋愣神,朱棣又是一棍子拍到他的屁股上:
「逆爹!你說說你,沒事在皇宮挖什麼暗道,要是讓本王殺了朱允炆那王八蛋,哪還有後麵那麼多破事!」
朱棣的這句話,觸動了朱元璋的心,他很是自責。
「咱……間接害了大明……」
隻有朱標皺著眉頭,剛剛天幕可是說這是「民間傳說」,「民間傳說」其實就是野史,而且他對皇宮很了解,皇宮裡哪有什麼暗道通往外邊。
一棍子打完後,朱棣爽了,他永樂大帝的戰績又要多一項,以後一定一定要寫進史書裡——永樂大帝,打了洪武大帝。
隻是瞧見自家老爹好像真的自責了,朱棣有些心酸,想著自家老爹兢兢業業,挑選的繼承人竟然這樣背叛他。
朱棣收回棍子,走到朱元璋身邊五味雜陳地安慰朱元璋:
「爹,我鬧著玩呢,您別在意。」
「朱允炆的事,怎麼能怪你……」
朱棣還沒安慰說完,疑問地「嗯」了一聲,他手中的棍子便不見了。
棍子已經到了朱元璋的手上,他拿著棍子在自己的手掌上輕輕拍了拍,對朱棣露出微笑,像是在找合適的角度:
「咱還能不知道皇宮裡根本沒有暗道,這就是民間編出來的野史。」
朱棣眼見不對,感覺到了磅礴的殺氣,撒腿就跑:
「老登!」
「本王好心好意安慰你!你竟然設計欺騙本王的感情!」
可惜還是跑慢了,朱元璋用盡十分力氣,一棍子砸到朱棣的屁股上。
朱棣「嗷嗚」大叫,一跳一跳:「老登!」
「逆子!你真是倒反天罡!」
「竟然打你爹的屁股!」
「今日若是不教訓你,以後那還得了!」
朱棣圍著奉天殿越跑越快,朱元璋喘著氣對群臣說道:
「快抓住他!」
「今日揍永樂大帝,咱赦爾等都無罪!」
群臣眼睛一亮,但群臣還是很懂事的,怕日後被朱棣穿小鞋。
於是群臣相互對視,重重點頭,不約而同脫下官袍,罩住腦袋,都朝著朱棣跑去。
朱棣瞧見不對,爬上房梁,伸長脖子破口大罵:
「老登,你不講武德,有種咱倆單挑!」
一時間,奉天殿雞飛狗跳。
天幕——
【當然咯,這種民間傳說,是人們為了滿足自身幻想而編出來的野史】
【朱元璋怎麼可能算到朱棣會奪取天下,朱允炆會失去天下呢】
【若是真能算到,他直接傳位朱棣不就行了?】
【所以,這種民間傳說看看就得了,各位可千萬不要信】
【至於朱允炆為什麼活了下來,按照朱允炆自己的說法,他在皇宮裡麵找了個體型和他很像的太監】
【朱棣當時差不多要攻進皇宮的時候,朱允炆就提前跑路了,當時在皇宮中發號施令的是那個扮作皇帝的太監】
【嘖嘖嘖,在這裡本up主不得不調侃一下老朱家了】
【不到100年,竟然出了兩個慫包天子,這皇室教育,有待加強啊】
【當然咯,歷朝歷代的慫包天子也不少,最有名的便是大宋的宋徽宗和宋欽宗了】
【所以啊,皇室教育還是要加強啊,天子,有天子的死法,天子,隻可殺,不可辱】
【言歸正傳,中祖朱祁鑠還是接受了朱允炆還活著的消息】
【此時,京師的景泰帝和文武大臣也知道了】
【尤其是景泰帝,知道朱允炆還活著,並自稱是正統,指責他們燕王一脈是篡逆,他景泰帝是燕王佞臣後裔後,氣得他從病床上生龍活虎了,幾乎滿血復活】
【古有大漢神醫栗姬,一句「老狗」為漢景帝續命多年,現有大明神醫朱允炆,直接把景泰帝給刺激活了過來】
【景泰帝被朱允炆刺激得生龍活虎了,很明顯沒有在朱允炆的預料之中】
【歷史上記載,寧王朱奠培親眼所見,朱允炆知道自己的那幾句話刺激得景泰帝活了過來後,懊悔萬分,說「早知道就不罵人了」】
【他還怪有素質勒】
【景泰帝被刺激生龍活虎後,這也算是打亂了朱允炆還有朱祁鎮在暗中謀奪皇位的計劃】
【而到這個時候,寧王的軍隊勢如破竹,攻占了應天府,震動天下】
【在這期間,朱允炆為了給自己和寧王造勢,以自身為原型,在汲取《趙氏孤兒》的基礎上,編了一本勵誌的卷土重來的小說,和景泰帝打起了輿論戰】
【一時間,天下人對朱允炆很是同情,畢竟這種落難後又卷土重來的劇本,實在是太吸引人們眼球了,使得很多人對此同情】
【所以大明的很多官員,對寧王軍隊的抵抗根本沒有多少,心想著「你們老朱家的破事,誰當皇帝對我們來說都一樣」,於是寧王很快站穩腳跟,甚至還打出了「北伐」的口號】
彈幕——
「這朱允炆,早幾十年要是有這個智商,也不至於丟了皇位。」
「你搞反了,就是因為丟了皇位,才有這個智商的啊。」
「擦!那朱允炆的小說《被趕下皇位後,我王者歸來》,在大明那個時代的輿論戰上簡直就是亂殺啊。」
「笑死,朱允炆絕對在中祖的封地滇省待過,當時隻有滇省才有這種風格的小說,據說這種風格的小說的開創者就是中祖。」
「啊?你是說《被退婚後,我立下三年賭約終成帝》,還有那本瑟瑟的小說《開局撿到美女師徒,我讀春秋》都是中祖寫的?這兩小說不是一直佚名嗎?」
「據說……據說……中祖他不會承認的……」
「懂……都懂……」
大明·剿倭軍營——
朱祁鑠臉色平靜,想來是自己為了搞錢發展滇省,隻能把前世的文藝作品給借鑒了過來。
隻是沒有想到,這朱允炆丟了皇位後,智商竟然這麼高了,還知道寫一本書,來搞輿論戰,博取天下的同情。
既然天幕說到了這個,看來自己這次回去得找羅貫中商量商量大明的文藝事業發展了。
文藝事業若是發展好了,就可以對周圍的文明進行同化,將其全部納入漢文明版圖,以後征戰統治,也容易得多。
天幕——
【在朱允炆、寧王剛剛攻下應天府的時候,景泰帝滿血復活後迅速做出了應對】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