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而對於這一場矛盾,當時的群臣之首,本來是支持景泰帝和滇王的】
【發展到後麵,於謙便保持了沉默,選擇了中立】
【他的中立,也算是一種死心了吧,於謙認為,景泰帝可能是真的沒有天命】
【天命,在那個曾經差點帶著大明走進深淵的皇帝朱祁鎮的身上】
【而為什麼出現這樣的情況,我們留到下期再講】
【拜拜啦】
大明——
「Judy,Judy……」朱棣嘿嘿一笑,知道自己別名的他略顯嘚瑟。
「二哥、三哥,你們沒有別名吧?」朱棣挑眉,在秦王和晉王的耳邊不斷念叨。
「哼,這說明什麼,這說明,我老四以後當皇帝的名聲,聲傳海外啊……」
「唐太宗李世民有天可汗,我也有個Judy嘛……」
朱棣45度揚起下巴,閉著眼睛,滿臉沉浸在自己以後的榮耀裡麵。
然後繞著整個奉天殿走了一大圈,渾然不顧周邊人的眼神。
朱棣……他飄了……
朱元璋有點不爽了。
「老四……我們來聊一聊你給咱續命四年陽壽的事……」
朱元璋見到朱棣這樣,有些羨慕朱棣未來的成就,竟然能夠全世界揚名,還有別名。
但是,他看朱棣,就是不爽,不知道為什麼。
朱棣色變:「爹,什麼四年續命陽壽,那都是後世騙你的,其實你就是活了那麼久!」
「就和唐太宗本來就是順位繼承一樣。」
朱祁鑠躲在朱元璋的身後,慢悠悠地說話:
「太宗李世民,是以太子身份登基,怎麼能不算順位繼承呢?」
「是誰?」
「是誰要害俺老四?」
「好好好,四年陽壽咱老朱認了,姑且算作是你孝順,你的成祖,你總不能狡辯了吧?」
「怎麼,是想自立門戶,讓咱老朱的大明二世……不,一世而亡吶……然後,你朱老四又成為開創之祖?」
朱元璋脫下手中的鞋,躍躍欲試。
朱棣看著自己老爹手上的鞋,吞咽下口水,環顧下四周,準備撤退。
隻見秦王和晉王笑著圍了過來,剛剛朱棣在嘚瑟的時候,他們就很不爽了。
「老四,你在看什麼呢,咱待會去喝幾杯嘛!」
「嗬嗬,我有點尿急……」朱棣撒腿就跑。
「快攔住他!」朱元璋高呼,一拖鞋砸過去。
朱標也來了興致,自從看淡生死後,他已經遊戲人間了。
對於這個占了他這一脈皇位的四弟,他認可了,也承認了,但是,跟著老爹一下打一下自己的四弟,總沒問題吧?
以後老四當了皇帝,可揍不到了。
「老四啊,跑什麼呢?」朱標湊到朱棣的麵前,笑眯眯地道。
「大哥……有話好好說……你是太子,注意形象吶……」
朱標微笑,拳頭作響:「剛剛你揚著下巴,從孤身邊目中無人經過的時候,怎麼不叫孤注意形象呢?」
朱元璋又是一拖鞋拍過來,直接打到朱棣的屁股上。
朱棣「嗷嗚」一聲,猛地下跪,「爹,我錯了……」
「我讓你成祖……我讓你成祖……我讓你成祖……」
媽的,成祖到底是誰給我的廟號啊,最好別讓我知道,不然本Judy弄死你!
歷來有問題上位的,不都是給太宗嘛……
朱棣欲哭無淚,目光幽幽地看向自己的兒子朱高熾、孫子朱瞻基。
朱高熾微微別過頭,心中默念,我不可能給成祖啊。
看向朱瞻基,眼中意思顯而易見:「你小子給的?」
朱瞻基連忙擺手。
「天幕都說了哇,是一個道長給的……」
朱祁鑠看到其樂融融的老朱家,也樂開了花。
悄咪咪地混進人堆裡麵,抬起腳,也猛地踹了朱棣一屁股。
「哎呦餵,說了不要踹本王屁股了,誰又踹啊,非要踹,踹的時候能不能踹準一點,踹到本王縫裡麵去了!」
朱祁鑠尷尬一笑,悄悄撤回。
見到這一幕的群臣,眼觀鼻鼻觀心,表示這事,他們沒見到過。
而在奉天殿的角落裡麵,兩個記錄的史官,互相對視。
史官甲尷尬一笑:「怎麼寫?」
史官乙一臉正氣:「史官據事直書,一字不改!」
史官甲對此,很是佩服。
然後他就看到史官乙寫道:
[天幕曰之太祖、成祖、中祖。
太祖、成祖、中祖其樂融融,成祖嬉鬧挨揍,中祖心疼之,替成祖擋]
史官甲:????
「你這叫據事直書?」
「別急嘛」,史官乙神秘地說道:「我家裡還有一本私史,那個才是真的。」
「原來如此,那你的私史打算怎麼寫?」
「都是私史了,肯定怎麼勁爆怎麼寫啊,幾百年後,名聲好壞是朱家的,錢財名譽才是我們家族的」,史官乙一臉奇怪地看著史官甲。
「誰讓陛下愛殺人呢,中祖踢成祖屁股縫這種事,你敢寫在正史裡啊……」
……
朱祁鑠回到了自己在燕王府的家。
老朱前幾天神神秘秘地跟他說,他的生日那天,要送他一份大禮,也不知道是什麼。
說起來,他早就忘記自己的生日了,天幕沒有到來大明之前,誰會在意他呢?
說起天幕,那個叫桃妃的,是不是有病啊。
朱祁鑠一陣無語,自己都不認識她,她竟然想拉著我一起去死。
這種腦回路,真是比秦始皇他媽還離譜。
不過,按照現在的天幕劇情來看,自己坐鎮京師,大明再怎麼樣也不可能淪為「人相食」那種地步吧。
所以到底是發生了什麼,竟然讓大明發生了如此劇烈的變化。
還有天幕中,說到蘇靖的弟弟蘇貴是十大戰神之一?
這個戰神,應該是褒義詞了。
沒想到自己小小的一個學堂,竟然撿到了兩塊璞玉。
這兩人現在得好好培養一下。
「殿下、殿下,工部有請。」
朱祁鑠還在思考的時候,門外的小太監小李子過來傳話。
小李子,是朱元璋親自分配給他的太監,說是人很機靈,有眼力勁。
「工部?」朱祁鑠大概猜得到是什麼事情。
可能是低配版的混凝土研製成功了?又或者是火器也進行了改進?
上次去工部的軍器局,朱祁鑠還順帶說了一下後世槍支的一些理念設計,他前世本就是一個軍事愛好者,對這些算是比較熟悉。
除了這個,朱祁鑠還把一些能工巧匠也找出來推薦給了工部,比如記憶中替朱棣營造北平都城的那些人。
「走吧,去工部看看。」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