陽歷四千五百年,五百年間,星河如沸,萬修諸流競渡。
自從十四萬年前星空大世界開辟,從未如此這般喧囂熾盛。
這其中的緣由有三,其一,短短不過三四千年的時間,周天、九天、豐天三座星界相繼化界。
尤其周天還是大型星界,豐天還是超大型星界,三界解體時的天地本源大量逸散到星空,使得星空靈力濃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。
其二,這三四千年間,星空大劫不斷,將原本的高階修士可謂是從頭到尾清理了一遍。
雖說低階修士死傷的更多,可低階修士恢復的快啊。
這就使得,諸多低階修士的生存空間大大拓展。
其三,也是最重要的,楊弘遠在紫霄宮講道。
天地人神鬼五脈並立,凡一到道五,諸境並明,使得諸多修行無門的散修得了係統的修行之法。
三者疊加,這才造就了星空前所未有的繁榮。
雖然目前還僅僅局限於凡境,不過可以預見的是,星空仙境修士將馬上迎來一個大爆發。
不僅僅是豐天化界後這一千五百的修養生息,更是因著道祖馬上要在紫霄宮二講。
道祖一講,講凡境!
那麼二講,必然是講仙境了!
為此,一些早已達到道境五重黃庭境巔峰的修士生生壓住了境界,就是為了等待道祖講道後,再行突破。
五百年之期已經臨近,不用人說,星空諸修一個個從四麵八方向著周天星界匯聚而來。
隻見一道道或璀璨如星、或晦澀如淵的流光,不斷的在虛空劃過,朝著紫霄宮方向疾馳。
有妖族顯化千萬丈真身,鱗爪撕扯間星辰搖曳。
有大神通者腳踏玄奧陣圖,一步跨越無盡星域。
更多則是於這五百載間修行有成的新晉的道境修士,駕著自己的本命法寶,在星空默默前行。
不過卻個個眼神熾熱,滿懷憧憬。
說來,楊弘遠這五百年的講道之期,也不是隨意而定。
五百年的時光,正好是一個真人境的大輪回。
若是無緣突破道境,聽講仙境也是沒多大意義。
同樣,五百年的時光,也不會讓千年壽元的道境修士瀕臨壽近,有足夠的壽元用來突破仙境。
當然,這其中自然有些那些初此聽道六七百歲的道境修士,若是不突破仙境,根本無有機會聽到二次講道。
這就是機緣不夠,氣運不足了。
紫霄宮隱於三十三天外,鴻蒙混沌之氣如潮汐般漲落,將那座亙古道宮襯得愈發縹緲。
而隨著紫霄宮從虛空再次現身,一眾大小修士都是正襟危坐,斂氣凝神。
在楊君山、紫苑、普元落於旁邊雲床後,諸人便知道,這仙境二講怕是要開始。
果然,沒多久,楊弘遠自虛空中悄然出現在小高台上。
雖是不過五百年,可楊弘遠整個人的氣質卻是大變,給人一種虛無縹緲之感。
一眼望去,隻覺得他周身古樸之氣縈繞,幾乎和道宮融為一體。
雖是沒有一絲的壓迫感,可是卻給了包括楊君山在內諸尊一種不可抗拒的壓力,如山嶽般沉甸甸地壓在心頭。
明顯,楊弘遠在這五百年間修為大進,隻是相比之前似是清冷了許多。
旁人或許尚不清楚其中緣由,但楊君山心中卻已隱隱猜出了個大概。
經過第一次講道,整個星空修士對老祖的崇敬之心大大提升。
老祖在立下人族後本來就收攝了大半星空意誌,首次講道之後,算是萬靈歸心。
以人心定天心,使得更多的星空意誌匯聚在楊弘遠身上。
楊弘遠雖是借此修為大進,近乎於道,可也使得自身受了天地大道的一些浸染。
不過,待到老祖將那星空本源徹底煉化吸收,就能恢復如初了。
「爾等坐好,聽我講道。」
楊弘遠隻是簡單說了一句,便直接開講:
「天仙者,元神純陽;
人仙者,肉身純陽;
鬼仙者,魂魄純陽;
地仙者,與福地本源交匯;
神仙者,與天地權柄相融。」
「仙道分五境,一境純陽,二境生五氣,三境開三花,四境斬三屍,五境感混沌!」
這次楊弘遠講道卻是與上次不同,剛一開口便異像連連。
道道華光紫氣從紫霄宮擴散而出,一朵朵的大道金蓮從虛空凝聚,飄散而落。
更有一股股的靈力潮汐,從四麵八方噴湧而出。
這些紫氣金蓮非是簡單的異像,而是靈力本源凝聚,落入修士體內,便化作本源靈力散開。
星空一眾修士,尤其是那些道五黃庭境修士,本就在當前境界積累已久。
此刻有楊弘遠這位道祖親自傳法,講訴突破仙境的各種關竅,再得了金蓮紫氣相助,紛紛開始突破。
下一刻,一道道清靈仙光沖天而起,一股股的仙境氣勢洶湧而出。
隨著講道的深入,從元仙境到金仙境,大羅境。
一道道的本源五氣湧現,一朵朵的頂上三花綻開。
在道祖的道音中,金木水火土五氣輪轉,天地人三花融匯。
萬千仙光靈氣閃耀間,不知道多少人突破當前境界。
可這些人卻顧不得欣喜,一個個在煉化金蓮紫氣穩固境界的同時,強行分出心神聆聽道祖道音。
這等聖境講道的大機緣,星空開辟以來也就這一次了。
「仙四雖為合道境,實則不過是與星空本源意誌取得共鳴。
鴻蒙紫氣本為天地星界本源所育,與星空本源意誌一體所出,如此才能成為大羅進階合道的媒介靈珍。。。
然,鴻蒙紫氣非為必須之鎖鑰。
斬屍非為進階合道後,而是斬三屍進階合道境。
斬屍可以本源至寶、仙寶仙靈為基,以三花本源為引。。。」
此話一出,紫霄宮外諸大羅一個個神色震動,生怕漏聽了一言半語。
而那些元仙、金仙卻急得一個個抓耳撓腮,因為楊弘遠所講的他們根本就聽不懂。
「至尊境。。。」
仙境之上的人都聽不懂,凡境之人更是如同聽天書。
原本溫潤清朗的道音隻如魔音貫耳,讓人頭疼欲裂,昏昏欲沉。
可一個個不肯離去,隻希望能多記下隻言片語。
待得清醒過來,最後耳邊隻剩下一句:
「此次講道結束,你等五百年之後再來。」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