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部作品必成經典啊!
幾年,幾十年之後,說它是一部偉大的作品,或許都真的完全沒問題。
這部作品雖然不長,但卻注定會在小說史上熠熠生輝!
這是李落的作品?
絕對不可能啊!
李落也許勉強的確能夠寫小說,但絕對寫不出如此經典。
大部分人都不相信真是李落所寫。
但也有人說道:「正是因為這部作品寫得太好,太經典,才證明了的確就是李落所寫。雖然難以置信,我也不敢相信,但卻是唯一的事實。」
這是什麼邏輯?
很多人不理解。
「邏輯很簡單。如果這部作品是你寫的,你願意成為槍手,讓它在名義上變為李落的作品嗎?」
「那肯定不願意啊!這部作品絕對讓我名利雙收,怎麼可能讓它成為別人的作品?錢?他能給我多少錢?這部作品絕對能夠賣版權。電影、電視劇、戲曲,甚至是遊戲、漫畫等等版權都能賣。保守估計隨便賣個幾千萬。而且,這部作品的價值是無價的。我怎麼可能……臥槽!明白了。如此,竟然真的是李落所寫?」
「這是唯一的事實。」
「也有可能是淩清雪寫的啊!如果是淩清雪寫的,也能夠說得通。」
「這……的確也是。不過,感覺還是李落自己寫的可能性更大。」
「反正不是淩清雪寫的,就是李落寫的,也可能是他們兩口子一起寫的。不管是誰寫的,我現在隻想知道在杭城,是不是真有西湖長橋這麼一個地方?有沒有杭城的朋友出來說一下?」
「西湖長橋不知道有沒有?但萬鬆書院的確有。」
「我也知道萬鬆書院有啊!就前兩天淩清雪和他老公去遊玩的那個地方啊!所以我隻問了西湖長橋。」
「……」
……
在所有網友中,最為興奮和激動的網友,肯定是杭城的網友們。
他們知道淩清雪回來了。但沒想到淩清雪這一次回來,會帶給他們一個如此巨大的驚喜。
他們杭城西湖這是要開始出名了嗎?
既然有那麼多外地的網友們發問了,那他們必須要解答啊!
「有有有,都有。我們杭城有一個湖,叫做西湖。非常漂亮!西湖橋梁眾多,其中有一座橋,的確就叫做長橋。」
「雖然叫做長橋,但其實一點也不長。長度不超過十米。但是,現在有了梁山伯和祝英台在橋上的十八相送,已經是名符其實的長橋了。因為它代表了兩個相愛之人的情意無限長。」
「說得好!橋雖不長但情意長。我一定要帶著女朋友去那裡打卡,希望我們的情意也能無限長。」
「歡迎歡迎!不一定非要有女朋友才可以來。單身的朋友一樣可以來啊!在長橋上走一走,說不定緣分就來了。」
「哈哈哈!有道理。如此的話,長橋必須要去一趟了。」
「還有萬鬆書院也可以去。萬鬆書院也屬於西湖景區。」
「去,必須去。去看看梁山伯和祝英台求學的地方。」
「歡迎外地的朋友們!而我們現在就先去了。先去長橋,再去萬鬆書院。說來慚愧,作為杭城人,西湖我去過多次了,但還從來沒去過萬鬆書院。今天必須要去了。」
「……」
很多杭城的網友們立馬動身。
西湖長橋原本毫不起眼,但現在人滿為患。
原本冷火秋煙,一天也沒幾個遊客的萬鬆書院,現在也已經開始有了絡繹不絕的遊客。
……
西湖景區辦公室主任陳萬秋得知情況後,十分吃驚。
這什麼情況?
太反常了!
長橋不說,長橋在西湖眾多橋梁中毫不起眼,他們景區從來沒重視過。但萬鬆書院他們景區一直都相當重視。
為了往萬鬆書院引流,他們想盡了各種辦法,但始終沒什麼效果。
今天這是怎麼了?
怎麼突然間就遊客絡繹不絕了?
最近幾十年都從來沒出現過這樣的情況。
事出反常必有妖。
陳萬秋正要讓人去打聽情況,一個叫做王棟的工作人員敲門進來,非常興奮的說道:「主任,我們西湖的長橋和萬鬆書院火了。現在已經有了很多遊客了。而且,還應該僅僅隻是開始。現在的遊客還基本上全都是我們杭城本地人。接下來應該還會有很多外地遊客陸續趕來。」
陳萬秋聽後再一次吃驚。
情況比想象中更好?
「小王,你可知道是什麼原因?」陳萬秋問道。
王棟點頭,「知道。淩清雪她老公李落寫了一本短篇小說,叫做《梁山伯與祝英台》。萬鬆書院和長橋是這部作品中非常重要的兩個地方。」
陳萬秋聽後卻更是吃驚。
一本小說就能讓原本冷火秋煙的萬鬆書院,以及毫不起眼的長橋火起來?
他們用盡辦法做了許多工作,卻遠不及一本小說的作用?
這不扯犢子嗎?
什麼樣的小說能有如此影響力?
這王棟確定真的搞清楚了原因?
陳萬秋十分懷疑。
王棟知道主任在懷疑他的話,微微一笑,說道:「主任,你去看一看那本小說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?那本小說在終點小說網。」
陳萬秋點頭。
也好。
那就去看看。
很快,陳萬秋在終點小說網上找到了。
開始看。
慢慢看完後,即便他是主任,也不免激動了。
王棟的確沒有搞錯,原因就是這個。
不是有傳言說,淩清雪的老公成天不乾正事,沒有任何本事嗎?
沒有任何本事的人能寫出如此作品?
傳言果然都不可信!
陳萬秋哈哈大笑,說道:「小王,這就是機緣啊!屬於萬鬆書院和長橋的機緣終於來了!感謝李落寫出了這麼好的作品。沒想到他會把萬鬆書院和長橋寫進這部作品。」
王棟道:「應該是因為淩清雪的原因。前兩天他們還一起去了萬鬆書院。」
「還有這樣的事?」陳萬秋再笑道,「看來萬鬆書院讓李落非常喜歡,才會把梁祝二人求學的地方選在萬鬆書院。嗯?梁祝?」
陳萬秋若有所思。
過了一會兒,說道:「小王,你說我們給萬鬆書院添加一個別名,叫做『梁祝書院』,如何?」
王棟聽後眼前一亮。
這個可以有啊!
……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