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星軋鋼廠。
車間第三廠區。
易中海背著工具褡褳從外麵回來。
他剛剛去前麵二廠區車間維修了一台機床設備。
電路老化的問題,以易中海老鉗工的能耐還是挺容易解決的。
軋鋼廠的一廠區和二廠區是一線車間,負責生產。
三車間是二線後勤車間。
負責廠區設備的維修、保養和維護等保障方麵的內容。
鉗工並不屬於軋鋼廠的核心技術工種。
畢竟這裡是軋鋼廠。
顧名思義。
軋鋼,不是鉗工主導的天下。
「易師傅,我們先去吃飯啦?」
「哎,好。」
易中海跟同車間的老工友們幾乎沒有什麼交流。
新的年輕工友,也都是點頭打個招呼。
就算是易中海親手帶的幾個徒弟。
不也沒等著他,先抱團去食堂吃飯了嘛。
為啥會這樣?
還得從易中海的能力、習慣以及心性上來看。
鉗工易中海的思想其實挺傳統的。
講究的就是教會了徒弟餓死師傅那一套。
凡事喜歡留一手。
徒弟太聰明,能夠舉一反三,在易中海這裡並不會得到稱贊和鼓勵。
反而會更顯得疏離。
可即便是普普通通的,或者真笨、或者故意藏拙的徒弟,他的教育理念,也是能拖遝就不督促。
以致於他的徒弟們,學的東西不咋樣,可乾的活卻比同期學徒們要多的多。
就譬如今兒上午這個活。
軋鋼廠的機器很多都是解放前的老古董。
線路老舊、小故障此起彼伏。
可但凡聽到是某一類核心區域故障,易中海出動時,連徒弟都不帶。
不給他們旁觀的機會。
一來二去,易中海的徒弟倒是抱團空前的團結。
可對待他這個師父,真心不怎麼樣。
也就是這個年代尊師重道的枷鎖扣著,他們沒法反撲。
若不然……
嘿嘿。
易中海把褡褳放到自己的工位上。
去後麵休息室拿了飯盒和兩張飯票,往食堂裡走。
早晨他去給聾老太太送飯。
又被老太太念叨了好一陣子。
在是否照顧何雨柱這個問題上,聾老太太一直都很固執。
易中海卻打心眼裡對何雨柱不待見。
一個胡同串子。
行事作風不夠坦誠。
平日裡吊兒郎當。
在單位食堂後廚,也是得過且過沒有一點進取心。
這樣的人,等自己老了能指望的上?
易中海知道聾老太太總想要吃口好的。
何雨柱是個廚子,手藝自然比自家婆娘做的味兒好。
可聾老太太多大了?
就算她再能活,還能真活到一百歲?
真隨了她想的那樣。
自打今兒起,不考慮別人,隻拉攏何雨柱。
聾老太太隔三差五能吃口好的這估計沒啥問題。
易中海雖然瞧不上何雨柱很多做事和言語行動上的陋習。
可不得不承認,何雨柱做飯確實有一手。
雖然一直沒當上後廚的廚師長。
那也是他的臭脾氣和吊了郎當,跟手藝沒關係。
有了何雨柱。
不可否認的是聾老太太是既得利益者。
自己呢?
在大院裡是一大爺。
說出來的話挺有威信。
倒也用不著何雨柱打頭陣做什麼。
而且因為小時候自家婆娘照顧過他。
何雨柱對自己還都不曾違逆。
起碼每次開全院大會時,但凡何雨柱紮刺兒,自己開口就能按下。
本就這樣了。
實在沒必要再單純為了聾老太太的個人享受,搭上自己的後半生。
易中海心裡明鏡兒似的。
等聾老太太百年之後,自己也就老了。
退休指望何雨柱?
自己是工人,身子骨還挺硬朗。
自家婆娘早些年逃荒傷了身子,病懨懨的肯定走在自己前麵。
到時候自己沒個人照顧。
死了估計都沒個人給燒紙祭拜。
何雨柱那樣子,怎麼瞧也不像個忠厚老實的。
倒是可惜了賈東旭。
培養感情這麼多年,咋就死了呢。
易中海端著飯盒來到三廠區的食堂。
三廠區是後勤廠區,廠辦公樓也是距離三廠區最近。
所以食堂最大,人流量也最多。
廠領導的小灶,也幾乎都安排在三廠區食堂這邊。
易中海進了食堂,就瞧見打菜窗口歪著脖子抖勺的何雨柱。
可能是早晨又被聾老太太念叨過的原因。
易中海一瞧見何雨柱,心裡氣就不打一處來。
其實聾老太太一饞嘴,就會在易中海耳邊絮叨照顧傻柱。
易中海都聽煩了。
以致於現在看到何雨柱,就心煩意亂。
排隊打飯。
「嗨,一大爺,您咋這時候才來啊,瞧見沒,菜盆裡就剩下些湯湯水水了。」
何雨柱自來熟的念叨著。
手底下倒是挺麻利兒。
對易中海舀菜動作和別的工人很不一樣。
刮了好幾回,還特意斜著勺柄,控了些湯汁出去。
易中海的飯盒裡,乾菜滿滿登登,還有兩片拇指大小的白肉片兒呢。
「柱子,再給我倆灰麵饅頭。」
灰麵。
也就是全麥麵。
算是這年頭很好的主食了。
比它差一級的是二合麵饅頭。
用八一麵和棒子麵以四六或者三七比例摻一起蒸出來。
麵粉多的叫二合麵饅頭。
再差一級的就是二合麵窩頭。
二合麵比例大致相同,隻不過是棒子麵占多數。
最差的是窩頭。
不過軋鋼廠食堂不賣純窩頭。
工人想節省都沒轍。
「好嘞,一大爺您拿好嘍。」
兩個灰麵饅頭從窗口遞出來,放在飯盒上。
饅頭也是撿裡麵熱的拿,還盡量挑看著大一點的。
何雨柱對一大爺,真算是情真意切的好。
就沖著早些年何大清撇下他和雨水跟寡婦私奔離開京城。
一大爺和一大媽幫何雨柱照顧過小姑娘雨水。
當年事,當年情。
看似吊兒郎當的何雨柱,卻一直記到了十年後的現在。
照舊身體力行著感恩。
易中海也算是身在雲山不知霧。
在看人待物上,易中海照著聾老太太差的遠呢。
易中海打了飯,轉過身在人群中掃了一圈。
斜對角桌子上圍了仨埋頭扒拉飯的青年工人,像是故意躲著易中海的視線似的。
易中海看到了,也沒考慮湊過去。
那是分給他帶的仨徒弟。
旁邊還有跟自己一個院子的劉海中。
那個傻貨。
易中海撇了撇嘴。
他對劉海中是瞧不起的。
跟一群黃毛小子湊一塊,哪還有個當師父的派頭。
丟人。
易中海不屑與之靠近。
找了個離他們更遠的空位,邁步走去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