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經綸自知,封印罪惡禁地凶多吉少,此番他若是為這天下蒼生犧牲,至少,亂世終結後玉門世家尚有希望存在。
他對這名後輩寄予厚望,教了她不少法訣。
在等到諸位友人前來拜訪的時間,玉經綸將重心放在世家傳承之上,有備無患。
…………
金碧輝煌、聖氣沉浮的軒轅族祖廟中,手提長劍的白衣身影踏入,其人就地盤坐,將撼宇神劍橫置於雙膝之間。
「殿下方才與何人交手?」宗伯現身詢問道。
身為軒轅城最強的幾人之一,城外戰況老者自然有關注,他不好評價。
假,太假了,隻有不了解自家殿下的人,才會被騙到,八歲就在與凶獸幼崽廝殺,一身戰技豈會像城外展現的那般破綻百出。
其他方麵就不用說了,殿下之《形墳》,應當已修到極高深的境界。
「人族之大敵。」姬青陽抬手撫劍:「不過此時的他們力量尚未抵達巔峰,積累也要差些。」
「如此看來,殿下之目的應當已達成部分。」
「魚隻見餌不見鈎,人隻見利不見害,不能每一次都依靠有心算無心獲利。」
出言同時,右手修長的手指撚動,卻是姬青陽簡單給自己占了一卦,就事論事,暗中的豺狼並非隻有天地主宰,但邪君率先咬餌是一件好事,藏拙的同時裝傷員實在太過考驗個人能力,他覺得自己可能演的稍微有點過。
若非他修有《形墳》,想要吐血還得自傷。
青年出言道:「勞煩宗伯護法。」
「還請殿下放心。」
語落,老者消失在殿內,祖廟內部不可能出現問題,所謂護法,是與趕來關心之人交涉。
在宗伯離開之後,姬青陽解開了施加在撼宇神劍上的封印,明知兵厄劍瘟功效,再將之封存劍中那不是用肉包子打狗?
兵厄之氣擴散同時,《形墳》運轉,至神至聖的四麵法相於姬青陽身後顯化。
這股邪氣與當年的蚩皇咒血同樣,被姬青陽牽引容納,奈何這份力量太少,不足以成相,但已經能夠提前在《黃帝六相》占好位置。
使命完成,撼宇神劍被收起,姬青陽雙手結印收斂法相。
旋即,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光華,自他身體最深處緩緩升起,發自構成軀體的每一個細胞,渾厚氣血宛若焰火升騰,其輝煌煌,似有一幕青天在血液中顯化,包容一切,無邊無際。
祖廟中的聖氣自四麵八方湧入姬青陽體內,幫助他修行與蛻變,《形墳》第一境界,當一身血液盡皆轉化為青色即為大成。
這條路他方才走完三成。
在為小弟主持及冠禮前,剛好抽出時間修行。
…………
修行不知年月,當宗伯再次現身祖廟,已經是三日之後,姬青陽方收功起身不久。
時逢亂世,君帝鴻與君軒轅兄弟的及冠禮,比之姬青陽當年規格差了不少,當事人心中對規格並不在意,他們在意的是,今日之後,挑選與接受傳承的兩人便能正式開始修行,進而為兄長分擔。
這場典禮由姬青陽親自主持,宗伯輔佐,藺天刑從旁見證。
一切從簡,沒有叨擾軒轅城六部與諸多子民。
除了以玉冠束發,姬青陽還為兩名小弟定製了全新的天衣,他們的母親便出自西陵一族。
西陵一族隨著時間推移,分成兩脈,其中一脈選擇留在軒轅城,發展天衣產業鏈,另一脈則遵照先祖之法旨前往了東皇玄洲。
因此,「劇情」中西陵宮司為君軒轅乾活,就不是一件令人費解之事。
冠禮結束,姬青陽帶著兩人進入祖廟。
三十三輪大日在飄渺雲霧中沉浮,仰頭可見群星閃耀,似真似幻。
身形修長挺拔的青年站在前麵,不算頭冠,其人身高八尺七寸,淨身高比身後的兩人高出了差不多一尺,這個時代以周尺作為標準。
如果放在姬青陽前世,已經是「巨人」,但在這個時代的苦境,也就中規中矩。
軒轅城的子民與將士中身長一丈者比比皆是。
在天地元氣濃鬱的環境,莫說人,動植物的生長也會不同,等到正式開始修行,君帝鴻與君軒轅的身高很快便會趕上。
頭戴珠玉冠的君軒轅,麵上帶有好奇,打量著軒轅族底蘊所在。
心念起伏,他運功向前躍了一步。
結果發現自己在原地踏步。
他開口道出疑惑:「皇兄,這裡究竟有多大?」
「我亦不知。」姬青陽輕輕搖頭:「傳說我族祖廟乃先祖截斷星河鑄造而成,此地空間折疊,血脈與天資不同,所見不同。」
相較於對事物充滿好奇的君軒轅,君帝鴻看上去要沉穩不少,卻也隻是表麵。
那雙碧色的眸子中滿是熱切。
因為今日之後,他們便能真正幫到兄長。
「第三代軒轅皇之《奇門遁甲》,第五代軒轅皇之《黃帝內經》,第二十九代軒轅皇之《不滅神皇經》,老頭的《神皇九鼎劍法》。」
此時,隻見姬青陽過轉身,看向兩人:「這是二弟做出的選擇,小弟準備選哪些?」
「第二代軒轅皇之《黃帝六相》,第六代軒轅皇之《陰符經》,第二十八代軒轅皇之《鳴鴻歸葬心經》。」
君軒轅自然有做功課,經過深思熟慮,方才道出了自己的選擇。
「唉,你們兩人,讓為兄說什麼好。」卻聞姬青陽嘆道:「如出一轍的不會利用先天優勢,神皇之氣能夠深入開發,莫要因為自滿而將之荒廢。」
「既然二哥已經選過,我就不選了。」君軒轅先看過身旁的君帝鴻,而後轉頭看向姬青陽,想要從兄長這裡得到中肯建議:「皇兄,第二十二代軒轅皇所創《軒轅望氣術》如何?」
「想學就學,路要靠你們自己去走,而非我替你們走。」
見君軒轅心中已有規劃,姬青陽微微頷首,並未出言乾擾他之決定。
自今日開始,兩名小弟的發展方向,便會隨著他們做出的選擇而產生相應差異,不同的人,不同的時代,對誤入歧途這四個字定義不同。
站在兄長的立場,他還是希望他們省心一些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