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是啊,明軒,這步子是不是邁得太大了?萬一搞砸了,大家的地可就……」另一個也附和道,話裡透著擔憂。
周邵華默默聽著,沒有說話,但他眼神中的支持,給了周明軒莫大的鼓勵。
陳得財則大大咧咧地說:「軒哥,我相信你!你說咋乾,我就咋乾!我家的地,第一個拿出來!」
周明軒擺擺手,示意大家安靜。
「各位叔伯,我理解大家的顧慮。土地是咱們農民的根,誰都不會輕易放手。」
「但大家想過沒有,現在各家各戶自己種,地塊零散,大型農機進不去,科學管理也難統一,產量和品質都上不去。」
「像咱們現在這樣,每家幾畝地,就算風調雨順,一年到頭刨去成本,又能剩下多少?」
「如果把土地集中起來,我們可以引進更先進的農機具,聘請農業專家進行指導,統一種植優質高產的品種。」
「到時候,產量上去了,品質提高了,咱們『明康』的牌子也響了,農產品自然能賣出好價錢。」
「至於大家的地,可以折算成股分加入合作社,年底按股分紅。同時,在合作社乾活的人,還能領到一份工資。」
「這樣算下來,大家的收入隻會比現在高,不會比現在少!」
周明軒的聲音不高,但擲地有聲,每一個字都敲在大家的心坎上。
他將自己通過和農業專家、外地成功企業家交流得來的經驗,結合本村的實際情況,條理清晰地分析了利弊。
趙大山聽完,沉吟了片刻,猛地一拍大腿:「明軒這法子,我看行!」
「咱們村能有今天,靠的是啥?就是明軒這敢想敢乾的勁頭,還有他那活絡的腦瓜子!」
「以前搞養殖,搞竹編,哪一次不是他帶著咱們闖出來的?」
「土地是命根子沒錯,但抱死的理,是會餓死人的!時代變了,咱們也得跟著變!」
趙大山隊長在村裡威望高,他一表態,眾人的心思也活絡了不少。
周邵華這時也開口了,聲音不大卻很堅定:「我支持明軒。我家的地,也算一份。」
有了父親和隊長的支持,周明軒心裡更有底了。
他又補充道:「當然,這件事不強求,全憑自願。願意的,咱們就一起乾,不願意的,合作社也不會有任何意見。」
「而且,我打算先從咱們合作社內部的社員開始試點,如果效果好,大家看到了實惠,再逐步推廣。」
這話一出,不少原本還有些猶豫的人,也鬆了口氣。
「明軒這孩子,做事就是穩妥。」
「是啊,先試點看看,行就行,不行咱們也沒啥損失。」
接下來的日子,周明軒忙得腳不沾地。
他一邊組織人手對首批流轉過來的土地進行重新規劃,一邊聯係農機站和種子公司。
同時,農產品深加工的項目也在同步推進。
他通過和食品加工廠的老師傅聊天,以及自己查閱的資料,很快就掌握了果脯、果醬、臘肉、熏雞等產品的製作工藝和配方。
「明康」牌的第一批深加工產品,一經推出,就在縣城乃至市裡的供銷社和商店裡引起了轟動。
用料紮實,口味獨特,包裝也新穎。
尤其是那批用果園自產水果製作的果脯和果醬,酸甜可口,成了搶手貨。
臘肉和熏雞,更是供不應求,許多城裡人托關係都想買到。
「二哥,咱們這果醬太好賣了!供銷社的王主任又來電話催貨了!」周明航如今已經能獨當一麵,負責著深加工車間的生產調度,此刻他興奮地跑來向周明軒匯報。
周明軒臉上露出了笑容:「告訴王主任,品質第一,不能因為趕貨就降低標準。」
「知道了,二哥!」周明航用力點頭。
另一邊,土地集約化經營的試點也初見成效。
統一育苗,統一施肥,統一管理,病蟲害得到了有效控製,長勢喜人。
秋收時節,當大型收割機開進連片的稻田和玉米地時,那壯觀的場麵,讓所有人都震動了。
產量一出來,更是讓那些參與試點的社員們笑得合不攏嘴。
比他們自己種,畝產足足高出了兩三成!
年底分紅大會上,當一遝遝嶄新的鈔票發到社員手中時,整個村子都沸騰了。
「我的天!比我自己種地多賺了快一半!」
「還是明軒有遠見啊!跟著明軒乾,沒錯!」
那些先前觀望的村民,此刻腸子都悔青了,紛紛找到周明軒,要求加入合作社,流轉土地。
周明軒自然是來者不拒。
短短幾年間,「明康農產品合作社」的規模如同滾雪球般越做越大。
不僅周家村,就連隔壁幾個村子,也都主動加入了進來。
土地連片成規模,大型農機在田野上馳騁,昔日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,很多都成了合作社的「農業工人」,按月領工資,年底有分紅。
村裡的路修得更寬了,自來水通到了家家戶戶,新的學校、衛生所、養老院也相繼建成。
孩子們琅琅的讀書聲,老人們爽朗的笑聲,成了村裡最動聽的交響曲。
周安大學畢業後,毅然放棄了城裡優渥的工作,回到了村裡,成為了父親的得力助手。
他利用所學的農業科技知識,在合作社裡推廣新品種、新技術,乾得有聲有色。
周寧也考上了省城的名牌大學,學的經濟管理。她假期回來,總能給合作社的運營管理提出許多寶貴的建議。
周明航早已娶妻生子,成了深加工廠的廠長,把廠子管理得井井有條。
周雲溪在縣高中當了老師,深受學生愛戴,她時常利用周末,回村裡給孩子們補課。
周邵華和沈映雪老兩口,看著兒孫們一個個都有出息,家鄉麵貌日新月異,臉上的皺紋都笑開了花。
周邵華的竹編手藝,在周明軒的運作下,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頗具規模的工藝品產業,產品甚至遠銷海外,為合作社帶來了可觀的收益。
陳得財也早已成家立業,在合作社裡擔任著重要的職務,日子過得紅紅火火。他常說:「我這輩子最幸運的事,就是認識了軒哥,跟對了人!」
蘇家那邊,在周明軒的幫扶下,也早就擺脫了貧困。蘇大勇的屠宰生意越做越大,蘇小虎也成了合作社裡一名優秀的技術骨乾。
這一天,陽光明媚。
周明軒站在合作社新辦公樓的樓頂,眺望著山下。
千畝良田,阡陌縱橫,綠意盎然。
一排排整齊的廠房,冒著裊裊的白煙,那是深加工車間在忙碌生產。
遠處,新建的村民別墅區,白牆紅瓦,在陽光下格外耀眼。
蘇蘭心輕輕從身後環抱住他,將臉頰貼在他的背上。
「明軒,你看,我們的家鄉多美啊。」
周明軒轉過身,將妻子擁入懷中,深情地吻了吻她的額頭。
「是啊,很美。」
他低頭,看著妻子溫柔的眼眸,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感激與愛意。
這一路走來,若沒有妻子的理解與支持,他不可能如此順利。
「爸!媽!」周安帶著一身朝氣跑了過來,身後還跟著亭亭玉立的周寧。
「省裡農業廳的領導來了,說是要來咱們合作社考察『明康模式』,準備向全省推廣呢!」周安興奮地說道。
周明軒和蘇蘭心相視一笑。
「好,我們這就下去。」
周明軒拉著蘇蘭心的手,和兒女們一起向樓下走去。
陽光透過窗戶,照在他們身上,溫暖而明亮。
他知道,這隻是一個新的開始。
他所掌握的那些通過與人交流獲得的技能、經驗和技術,還有更廣闊的天地等待他去施展。
帶領鄉親們走向更富裕、更美好的生活,這條路,他會堅定不移地走下去。
屬於他和這個時代的故事,仍在繼續,充滿了無限的可能與希望。
而那份最初的幸福,早已在他腳踏實地的奮鬥中,沉澱得越發醇厚,香遠益清。
(全文完)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