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三下午,實驗室來了位新麵孔。農業大學的周教授帶著他的博士生來交流,是個叫陳嶼的年輕人。「這是陳嶼,專攻植物聲波遺傳學。」周教授介紹時,林雨晴正低頭記錄數據,隻匆匆點頭示意。
陳嶼卻主動伸出手:「林老師,我讀過您關於聲波表觀遺傳的論文,那個跨代記憶的發現太精彩了。」他的手掌溫暖乾燥,指尖帶著淡淡的消毒水味。
交流會上,陳嶼展示了他們的研究成果。當提到「聲波可能影響基因表達」時,林雨晴忍不住插話:「我們觀察到類似現象,但認為更多是表觀遺傳層麵的調控。」
陳嶼推了推眼鏡:「有意思。能看看你們的數據嗎?」會議結束後,兩人在實驗室多待了半小時,爭論著實驗數據的解讀。
第二天清晨,林雨晴收到封郵件。陳嶼發來他未發表的論文草稿,附言:「您昨天的觀點讓我重新思考了結論。」她泡了杯茶仔細閱讀,在回復裡寫了三處修改建議。
一周後,陳嶼帶著改良後的研究再次造訪。這次他特意等到林雨晴做完晚間監測。「能請您吃個晚飯嗎?還有些問題想請教。」他站在夕陽裡,白大褂搭在臂彎。
他們去了研究所附近的小館子。陳嶼聊起他外婆的菜園:「她總是邊唱歌邊澆水,西紅柿長得特別好。這可能就是我研究聲波農業的起點。」林雨晴難得笑了:「我母親也說,快樂的園丁種出幸福的莊稼。」
那之後陳嶼常來交流。有時帶些新品種種子,有時隻是分享最新文獻。有回林雨晴感冒,他送來自己熬的梨湯:「加了點聲波處理的冰糖,應該更潤喉。」
小雨最先察覺變化:「林老師最近開會時,會多整理下頭發。」席小然點頭:「她上周還問我領口沾了泥土要不要換件外套。」
轉折發生在暴雨夜。林雨晴擔心試驗田冒雨去查看,恰遇同樣趕來的陳嶼。兩人渾身濕透地檢查完排水係統,站在屋簷下躲雨時,陳嶼突然說:「其實每周找理由來見您,比做實驗還緊張。」
林雨晴擰著衣角的水:「我知道。你上次帶來的論文,其實三個月前就發表了。」陳嶼耳尖發紅:「被發現了啊。」雨聲中,他輕聲問:「那...下次能直接約您吃飯嗎?」
他們開始周末約會。第一次正式約會去了植物園,陳嶼對著食蟲植物區侃侃而談時,林雨晴突然伸手摘掉他肩上的落葉。這個自然的小動作讓兩人都愣了一下。
「母親說過,」林雨晴低頭整理標本夾,「合適的伴侶就像共生植物,各自生長又能相互滋養。」陳嶼輕聲回應:「那我希望做您的那株共生植物。」
有次陳嶼生病,林雨晴帶著聲波理療儀去照顧他。調試設備時發現他床頭放著她的論文合集,頁邊寫滿批注。「其實,」他咳嗽著說,「你的每篇論文我都讀過五遍以上。」
林雨晴的母親忌日那天,陳嶼默默陪她去掃墓。在墓前他吹了段竹笛,是林母親創的《大地之歌》。「跟晚亭老師學的,」他不好意思地解釋,「讀了她所有筆記。」
交往三個月時鬧過矛盾。陳嶼想聯合發表論文,林雨晴堅持各自獨立研究。「感情歸感情,科學歸科學。」她深夜對著母親的相片說話時,被突然來訪的陳嶼聽見。
他站在門口提著宵夜:「我同意。我們是兩個獨立的科研工作者,恰好相愛。」那晚他們通宵爭論學術分歧,天亮時卻牽著手去食堂吃豆漿油條。
最近陳嶼常在實驗室留到很晚,美其名曰「跨單位合作」。有次林雨晴調試新設備到淩晨,轉頭發現他在沙發上睡著,手裡還握著記錄本。她悄悄給他蓋毯子時,被他抓住手腕:「抓到個關心我的林老師。」
今天林雨晴生日,陳嶼神秘兮兮地帶她去試驗田。月光下,他播放特製的聲波序列,田裡的「聽風草」隨之發出瑩瑩微光,拚出「生日快樂」的圖案。
「用了熒光基因編輯和聲波調控,」他有點緊張,「可能不夠浪漫...」林雨晴望著光點輕聲說:「母親從沒教過我,實驗數據也會讓人心跳加速。」他們第一次在聲波環繞的田埂接吻,驚起幾隻螢火蟲。
現在陳嶼正幫她整理母親筆記,為聯合研究做準備。有時爭論到一半突然笑起來,有時安靜地各看各的資料。今晚他留下來加班,因為林雨晴說:「這篇關於共生頻率的章節,需要兩個人一起讀。」
周六清晨七點,林雨晴被窗外淅瀝的雨聲喚醒。她躺在床上聽了會兒雨滴敲打遮雨棚的節奏,判斷今天適合宅家休息。起身後先檢查陽台的盆栽,多肉植物的葉片飽滿,「看來昨晚的自動澆灌係統工作正常。」她記錄下植物狀態,給幾盆喜濕的綠蘿加了點水。
洗漱時發現電動牙刷電量不足,振動頻率變得軟綿綿的。「該充電了,」她記在備忘錄上,「順便把剃須刀也充上。」梳頭時注意到發尾有些分叉,決定今天去理發店修剪一下。
八點整,她照例先給母親的桐木盒子做日常養護。今天選擇播放《雨日小調》,盒蓋上的紋路泛起濕潤的藍光。「媽媽,今天打算大掃除。」她邊說邊用軟布擦拭盒身,檢查榫卯結構是否牢固。
早餐是冰箱裡的速凍餃子,韭菜豬肉餡的。她一邊煮餃子一邊查看天氣預報,發現下午雨會停。「正好可以去超市補貨,」她盤算著,「洗衣液和抽紙都快用完了。」
收拾碗筷時發現水槽下水有點慢。「可能是頭發堵住了,」她給物業發消息,「麻煩派師傅來看看。」順手把廚房的垃圾袋紮好,放在門口。
大掃除從臥室開始。換床單時發現枕套有點起球,「該買新的了。」她記在購物清單上。整理衣櫃時翻出件舊毛衣,是母親織的駝色開衫,袖口已經有點磨薄,但她舍不得扔。
客廳打掃到一半,物業師傅來通下水道。她幫著遞工具,聽師傅嘮叨:「樓裡好多家都堵了,都是長發惹的禍。」她笑了笑沒接話,心裡想著該買瓶管道疏通劑備著。
午休時窩在沙發上看劇,是部輕鬆的都市愛情片。看到一半睡著了,醒來發現雨已經停了,陽光透過窗簾縫隙灑在地板上。
下午去超市采購。在日用品區對比洗衣液成分時,遇到鄰居張阿姨。「小林啊,正好問你,」張阿姨拉著她問,「哪種柔順劑香味比較自然?」她推薦了自己常用的無香型。
買完生活用品,拐去生鮮區買了條鱸魚和豆腐。「晚上煮魚湯吧,」她想著,「好久沒自己煲湯了。」排隊結賬時注意到前麵顧客買的草莓很新鮮,又返回去稱了一盒。
回家路上順便取了乾洗的衣服。老板娘熱情推薦:「新到了防靜電噴霧,適合現在這種天氣。」她買了一瓶試試。
傍晚開始準備晚餐。處理鱸魚時不小心割到手,創可貼貼得有點歪。魚湯燉上後,發現薑不夠了,隻好用薑粉湊合。「下次要多買點薑存著。」她邊調味邊記筆記。
吃飯時看美食紀錄片,主持人正在介紹客家釀豆腐。她舀了勺魚湯嘗了嘗:「鹽放少了。」又加了點鹽,順手把灶台擦乾淨。
洗碗時發現洗潔精快用完了。「今天忘記買了,」她無奈地笑笑,「先用香皂湊合吧。」收拾完廚房,把垃圾袋拎到樓道垃圾桶。
七點半泡澡時看了會兒小說,是本輕鬆的言情小說。看到有趣處笑出聲,浴鹽泡泡濺到書頁上,她趕緊擦乾淨。
八點給閨蜜打電話,聊了半小時最近看的劇。閨蜜推薦新出的麵膜,她記下品牌說下次試試。
敷麵膜時整理下周的日程表。周二要交物業費,周三保潔阿姨來打掃,周四約了空調清洗。「成年人的日常就是和各種預約打交道。」她對著鏡子感嘆。
睡前檢查門窗是否關好。陽台門有點漏風,她找了條舊毛巾塞住縫隙。「該聯係師傅來修了。」記在明日待辦事項第一欄。
設置明天早上的鬧鍾時,發現鬧鈴電池快沒電了。更換電池時不小心把小螺絲掉在地上,找了十分鍾才從地毯縫裡摳出來。
躺在床上刷了會兒購物網站,買了新的枕套和管道疏通劑。猶豫要不要買促銷的洗發水,最後還是沒下單——「上次買的還沒用完呢。」
關燈前最後檢查手機天氣預報。明天晴轉多雲,氣溫14-22度。「可以穿那件新買的針織開衫。」她想著,把衣服提前搭在椅背上。
她打了個哈欠,翻身入睡。明天約了朋友喝下午茶,得記得把蛋糕券帶上。
周六早上八點,林雨晴被陽光曬醒。她眯著眼看了看窗外,是個晴天。床頭櫃的鬧鍾還沒響,她多躺了十分鍾才起來。
洗漱時發現牙膏快用完了,她使勁擠了擠,勉強夠用。「得記著買牙膏。」她撕了張便簽紙貼在冰箱上。梳頭時發現掉發比平時多,可能是最近熬夜的緣故。
早餐吃了兩片吐司夾果醬,牛奶有點臨近保質期,她聞了聞才倒進杯子。一邊吃一邊翻看超市宣傳單,圈了幾樣打折商品。
九點鍾開始打掃衛生。先用吸塵器吸地,吸到沙發底下時發現失蹤已久的遙控器。擦桌子時看到電視屏幕有灰塵,噴了清潔劑仔細擦乾淨。
洗衣服時發現黑色毛衣褪色,把淺色衣服染灰了。「下次要分開洗。」她無奈地把染色的衣服單獨泡著。晾衣服時發現衣架不夠用,隻好把襪子夾在晾衣繩上。
十點半去超市采購。推著購物車慢慢逛,對比了幾款洗衣液的價格。買牙膏時猶豫要薄荷味還是綠茶味,最後選了經常用的那款。在生鮮區挑了盒雞蛋,逐個檢查有沒有裂縫。
結賬時發現忘帶會員卡,收銀員說可以報手機號積分。排隊時後麵阿姨的推車撞到她腳後跟,兩人互相笑了笑。
回家路上遇到鄰居遛狗。小狗沖她搖尾巴,鄰居笑著說:「它喜歡你。」她蹲下來摸了摸狗頭,手上沾了狗毛。
午飯煮了包泡麵,加了雞蛋和青菜。看綜藝節目下飯,笑得差點嗆到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