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外兩位與世家大族關係密切的閣老也紛紛附和。
「是啊陛下,寒門子弟,見識淺薄,不適合當官呀!」
「先帝爺如此安排,必有深意,還望陛下、王爺三思啊!」
麵對老臣們的集體反對,君景琛的小手在袖中微微握緊。
但他想起奏報中那些觸目驚心的腐敗和民間百姓的期盼,眼神堅定。
他猛的站起身,小小的身軀爆發出驚人的威嚴。
「夠了!」
殿內瞬間安靜下來,所有目光都集中到小皇帝身上。
君景琛目光掃過張尚書等人,一字一句的說道。
「哪怕是組中定的規矩,現在發現是不對的,就可以修改!在座的諸位,誰家祖上不是寒門初審?難道天生就是世家不成?」
他頓了頓,語氣沉重。
「朕知道,這個旨意會觸動許多人的利益。但為了江山社稷,為了天下百姓,朕意已決!」
張尚書等人看著小皇帝淩厲的眼神,又瞥了一眼旁邊麵色冷峻的攝政王,心涼了半截,隻得躬身領命。
「臣……遵旨。」
「退下吧!」君景琛揮了揮手。
幾位老臣連忙躬身退出南書房,背影倉皇。
殿內隻剩下君戰北和君景琛。
君戰北走到君景琛身邊,看著他因為激動而微微泛紅的小臉,眼中充滿了欣慰。
「陛下今日做得很好。為君者,就要有此魄力和擔當!」
君景琛鬆了口氣,仰頭看著君戰北,眼中充滿了信任。
「皇祖叔,如果不是您在,景琛……還真有些怕鎮不住他們。」
君戰北微微一笑。
「陛下已經有了帝王的威儀,不要害怕?記住,隻要我們君臣同心,秉持公心,任何艱難險阻,都可以克服!」
「是,景琛記住了。」
春寒料峭,京城因為即將到來的科舉顯得格外熱鬧。
這是新帝登基、攝政王主政後的第一次科舉,意義非凡。
街頭巷尾,茶館酒肆,隨處可見身著儒衫的士子。
皇宮,南書房內。
皇帝君景琛目光掃過禦案上的名單。
這是禮部呈上的本次科舉主考、同考以及各類執事官員的擬定人選。
「皇祖叔,」
君景琛抬起頭,看向端坐下首的君戰北。
「這份名單,朕看了三遍。其中有很多負責的官員都是往年的熟麵孔。」
「張尚書、李侍郎……他們主持科考多年,門生故舊遍布朝野。朕擔心這一次如果還是他們把持,難保不會重蹈覆轍,錄用的又是關係戶。」
君戰北微微頷首,眼中流露出贊許。
經過半年的歷練,這孩子看問題愈發深刻了。
他沉聲道:「陛下想的很對。這一次可靠,我們必須要改變之前的習慣了。」
「皇祖叔有沒有什麼良策?」
君景琛身體前傾,眼中滿是信任和期待。
君戰北沉吟片刻,條理清晰的陳述計劃。
「科考最重要的就是考試的題目,出題的人,必須是絕對可靠並且和朝中各方勢力沒有瓜葛的。」
「臣建議,不由禮部慣例出題,而是由陛下親自從翰林院中挑選幾名清正的老翰林,秘密入宮封閉出題。題目出好後,密封由陛下從他們出的所有題目中挑選,選定最終試題後,由臣親自保管,直到開考當日,在考場當眾啟封!」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