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太太眯著眼,掃了一眼宋萩雲額頭上的腫包,不緊不慢地回了一句。
「煮兩個雞蛋去皮滾一滾就好多了,你家裡現在也沒養雞了吧?等會我給你拿四個帶回去。」
宋萩雲故意把臉拉下來,說:「還是奶奶疼我!可不像某些人,光看嘴上說的好聽,背地裡淨使絆子堵。」
隨後轉頭,看向站在角落裡神情復雜的嬸嬸們。
尤其是正一臉憋悶表情的大伯母。
「大伯母,我記得上次你不是說你那兒還存了一包紅糖,說是過年節時才舍得用的。如今我受了這麼大委屈,做伯娘的是不是也該意思一下?」
大伯母一聽這話,幾乎是從牙齒縫擠出回應。
「正好這兩天我也在尋思,打算拿來給你泡水喝。」
宋萩雲卻是毫不在意她的語氣,笑著朝對方微微點了點頭。
到這裡,三堂會審總算結束了。
宋萩雲瞅了瞅桂英。
「桂英,事情都已經說清楚明白了,我也不會攔著你。可萬一村上有人說閒話,你也得幫我說幾句好話才是。」
桂英臉上露出一絲勉強的笑容。
她原本滿心以為能看一出精彩熱鬧的好戲,卻沒想到結果竟是宋萩雲毫發無傷。
反倒是自己被拉進了火坑,乾了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!
她隻盼著日後等著看看,宋萩雲立下的毒誓到底靈不靈驗!
桂英滿臉委屈憋悶地走了。
她的傻弟弟一直眼巴巴望著桂英離開。
宋萩雲見狀輕輕嘆了口氣,心中略感難辦。
看來這傻弟弟這次是真的陷進去了。
等圍觀的人漸漸散去之後,吳秀英拉著宋萩雲的手,語氣柔和了些。
「萩雲,來,到屋裡頭娘跟你說點悄悄話。」
母女兩人並肩走了幾步。
走到一處安靜角落時,她忽然轉身回頭看向大嫂的方向。
隻聽見她小聲嘟囔著:「謝謝。」
那一瞬間空氣仿佛凝固。
原本神色還比較平靜的大嫂頓時變了臉色。
但她最終也隻能低聲回了一句。
「……不用謝!」
吳秀英看到大嫂臉上的難堪表情後,心裡隱隱泛起一陣快意。
接著便壓低聲音嘀咕起來。
「平白往我閨女身上潑髒水,到頭來自己反倒差點血崩了!這叫什麼事兒?這就是報應!這就是現世報!」
她越想越氣不過。
「偷雞不成倒搭一把米不說,還想害人名聲?有些人的心腸真是黑透了,下作至極!也不知道有沒有良心,你自己還有閨女呢!」
宋萩雲聽著這些話也隻是隨口敷衍了兩句,並沒有多說什麼。
她其實也沒明白大伯母到底怎麼想的。
如果真坐實了她說自己侄女偷人的罪名。
那對整個家族來說豈不是一件醜事?
更何況如今大家還沒分家,都還是一家人。
細細思量後,宋萩雲隱約覺得問題出在她父母身上。
自己爹娘善於討好老爺子老太婆。
對,就是爭寵。
這一點宋萩雲再熟悉不過。
她的爹是三個兒子裡既不是最大的,也不是最小的那一個,卻能讓老一輩既掏錢又出力。
那時候,老大率先成親,第一胎生的是個閨女。
等到懷上第二胎的時候,老二媳婦也有了身孕。
聽吳秀英說,當時的大伯母是吃也吃不好,睡也睡不安,整日憂心忡忡,生怕這一胎再生個女兒被旁人笑話,更怕老二家搶先生出個男丁,把「長孫」的名頭搶了去。
還好,老大總算比老二早了一個月,順利生下了一個大孫子。
老二雖說也生了個男孩兒。
可到底還是比老大晚了一步,與「長孫」的位置擦肩而過。
這些,都是吳秀英從小就給原主灌輸的記憶。
之後,兩人又先後再次懷孕。
這次兩個房頭都生了個女兒,算平手,勢均力敵。
於是,大房便覺得自己這下穩贏了一步,勝券在握。
可惜好景不長,吳秀英又懷上了。
這一回,她竟然生下了一對龍鳳胎!
這可真是少見的吉利兆頭。
更難得的是,母子平安。
於是,老二靠著這對龍鳳胎一舉反超,成為了爺爺奶奶最寶貝、最疼愛的兒子。
大房自然是一萬個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,心裡頭憋著一股氣,卻又無計可施。
至於老三那一房呢?
三嬸因為第一胎落下病根,被大夫判定難以再有孩子時,就早已經被整個家族邊緣化了。
盡管後來三嬸調理了好些年,竟然又能懷孕了,還接連生下了倆女兒。
但她在長輩心中的地位,比起老大和老二來,還是差得遠了。
梳理完了老宋家各房的「勢力」關係之後,宋萩雲隻能在心裡默默表示。
這也太像宮鬥劇了!
「娘,當著那麼多人的麵,大伯母竟然一口咬定是我們乾的,真是太冤枉我了。要不要跟她要點精神賠償金?」
「什麼精神什麼錢?」
「就是讓我傷心的錢,」宋萩雲撅著嘴,眼角還帶著未乾的淚痕,「她不讓我賣紅糖,那我這些日子不就白忙了嗎?怎麼也得賠些銀子安撫一下我啊。」
吳秀英聽了女兒的話,笑得直不起腰來,伸手輕輕點了點她的鼻尖,寵溺地說道:「你這丫頭,就知道錢錢錢的,一包紅糖讓你心疼得不得了。我看啊,老大家的那個兒媳,光是想到要花錢就夠她肉疼一整日了。」
坐在一邊抽旱煙的父親宋老二此時也插上了嘴。
他吐出一口煙霧,慢悠悠地說道:「我還記得那會兒,你說奶奶叫你過去問話的時候,我還當真以為是真的出了大事,怕你那邊沒人幫忙撐場麵,我就趕緊讓你弟弟過去,萬一動起手來,至少替你挨上兩拳。」
宋萩雲聞言頓時露出一個受了打擊的表情,瞪著眼睛望著父親道:「老爹您說話能不能別這麼直!」
宋老二摸了摸自己的鼻子,有點不好意思地咳了兩聲,接著說:「既然你奶奶做主,給了你四個雞蛋補補身子,那你親爹我也不能太小氣不是?再給你添兩個,湊個六六大順,吉利一些。」
這話聽起來雖然是安慰人的。
但也不能全怪他心裡總惦記著把女兒嫁出去。
畢竟家裡的日子過得很緊巴,兒女多、負擔重,真的是到了養不動的地步。





